智能医学图像计算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简称"智能医学图像计算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Medical Image Computing(简称IMIC)。实验室创建于2021 年,2024年6月获批建设,徐军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江苏省三家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为共建单位。实验室瞄准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与医学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致力于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的手段,探索和解决医学与健康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旨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前沿与交叉研究平台。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凝练和探索解决医学与健康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期望能够引领和推动某些前沿领域的发展。其次,致力于推动医学图像计算领域研究成果的落地和转化,使得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临床,实际解决临床问题,让患者获益。通过多年发展,实验室凝练了如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成像与分析,脑科学与神经影像,病理智能辅助诊断与预后,以及智能感知与医学大数据。实验室致力于面向跨尺度和多模态数据:高分辨率数字化病理切片、X 射线、CT 和多参数 MR 图像、PET、电子病历、文本数据和各种生物信号等,研究与探索定量图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工具,并应用于乳腺、肝脏、胰腺、消化系统、妇科、泌尿、脑部和眼科等疾病的辅助预防、诊断和预后。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医院或大学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共享“源于临床,高于临床,赋能临床,回归临床”的核心理念。除了前沿的科学研究,实验室还肩负着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使命,承担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以及电子信息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及相关专业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图1:实验室理念
实验室聘任了包括滕皋军院士在内的30多位医学专家为博导与硕导,并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科专家团队共同组建医工导师组,联合指导研究生。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年轻且富有朝气的研究队伍,实验室核心成员来源多元化和多样化,现有全职教师17人,其中二级教授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3名,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1名。团队成员90%以上毕业于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世界前200位一流顶尖高校,均具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经历。实验室核心成员最近在 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 PNAS, Radiology, IEEE Trans. on Medical Imaging,Medical Image Analysis等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省部级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
图2: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配备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能够满足实验室深度学习和大模型训练等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同时,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成像设备,包括高通量徕卡GT450高分辨率全视野病理切片扫描仪(450片/次,每片2分钟),以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微米分辨率光相干层析成像(μOCT)设备等。